当前位置:首页 > 炒股技巧 > 正文

山大电力IPO:代持迷雾、巨额分红后募资补流与资产“堰塞湖”

  2025年4月10日,深交所将审议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山大电力”)创业板IPO申请。山大电力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,072万股股票,募资5亿元。

山大电力IPO:代持迷雾、巨额分红后募资补流与资产“堰塞湖”

  代持迷雾

  山大电力存在复杂的股权代持,韩学山、刘玉田、赵建国等山东大学处级干部通过梁军、张波、丁磊等人代持。2017年4月,上述三人又委托由各自相熟的股东或亲属持有,形成复杂的隐性利益链。

  直至2023年3月递交IPO申请前三个月,这些代持股份才被集中转让清理,但转让对象仍包括山东大学体系内人员(如丁磊、刘英亮等),代持清理的彻底性存疑。

  深交所多次问询代持清理是否真实、合规,尤其是高校领导干部通过代持规避《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》的行为是否构成实质违规。

  山东大学通过全资子公司山大资本持股40.148%,形成绝对控制权。董事会9名成员中,6人曾在山东大学任职,还有4名员工保留高校事业编制,人事关系仍隶属山东大学。

  掏空式分红与募资补流的资本游戏

  2021-2023年,山大电力累计现金分红1.1亿元,逼近监管红线(占净利润的42%)。2024年年末,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4.33亿元,却计划募资5亿元(含9,000万元补流),形成“左手分红、右手要钱”的操作。  

  市场质疑,若真有能力持续分红,为何需外部补流?若资金紧张,为何突击分红?

  公司近30%利润依赖税收优惠(2023年占比27.93%),若软件退税政策取消,公司净利润将直接大幅缩水。  

  截至2024年底,存货规模达2.38亿元,较2022年增长17%,其中50%为滞留在客户现场的“发出商品”。这些既未完成验收、又无法及时变现的“积压品”,随时可能因技术迭代或客户需求变化而沦为跌价损失,直接冲击公司利润。

 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,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