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,光大保德信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,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离任,离任日期 2025年4月15日,任期4年8个月22天。同时,由副总经理贺敬哲代任总经理职务。此前4月10日,亓磊出任公司督察长一职,刘翔不再代为履行督察长职务。
贺敬哲,2001年10月至2005年8月在有限责任公司历任 中兴路营业部电脑部经理、信息技术部技术管理经理;2005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信息技 术部技术管理经理、信息技术部运营维护管理处副处长、 信息技术部系统运行处处长、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兼系统 运行处处长、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、信用业务管理总部副 总经理、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)、资产托管部总 经理;2021 年 2 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,现任副总经理、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。
刘翔,2020/07—2025/04 担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,2024/10至2025年4月10日代任督察长。1996年7月至2003年5月在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盐田支行外汇会计、国际部经理、香港代表处代表;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在股份有限公司总行担任同业银行部境内银行室客户经理;2004年5月至2016年8月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市场发展部渠道主管、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、华南营销中心总经理、市场发展部总经理;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合伙人、执行委员会委员、首席市场官、执行委员会联席总经理。
刘翔任职4年9个月:光大保德信基金资产规模减少54.76亿 非货币资产排名下降26位
刘翔任职期间,光大保德信基金资产规模整体下降,但产品数量有所增加,产品多样化进一步丰富。公司净利润方面,近三年营收呈同比下降趋势,2024年底较2023年同期下降47.47%。
资产规模变化:据Wind数据,2020年7月24日,公司资产规模为814.63亿元,非货币资产规模为617.96亿元,排名第42/154;至2025年4月15日,资产规模为759.87亿元,非货币资产规模为572.09亿元,排名第68/163。整体来看,资产规模减少54.76亿元,非货币资产排名下降26位。
产品数量与规模变化:产品数量增加18只。其中,指数产品增加3只,资产规模为36.13亿元;FOF产品增加1只,资产规模为0.86亿元;债券型产品增加9只,规模增长51.63亿元;股票型产品增加2只,但规模减少23.67亿元;混合型产品增加6只,但整体规模减少74.7亿元。
财务营收数据上:2020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,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.60亿元、1.63亿元、1.05亿元、0.89亿元、0.47亿元。近三年营收呈同比下降趋势,2024年底较2023年同期下降47.47%。
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,总部设在上海,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分公司,注册资本1.6亿元人民币。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占有55%和45%的股份。在刘翔任职期间,5位高级管理人员离任。
年内高管变更频繁:涉及59家基金公司107人 仅4月已有4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离任
wind数据显示,截止2025年4月15日,年内高管变更频繁,涉及59家基金公司107人,易方达基金8人,董事长詹余引离任,刘晓艳正式接任董事长,离任总经理,吴欣荣升任总经理,副总经理陈皓、萧楠卸任,首席信息官管勇离任,新任刘硕凌为首席信息官。
此外,兴银基金、信达澳亚基金、新华基金等公司高管变动也较为突出。例如,兴银基金新任易勇为总经理,董事长吴若曼离任,易勇代任董事长职务;信达澳亚基金督察长黄晖、副总经理宋加旺离任,新任余源志为督察长,张丽洁为副总经理;新华基金总经理杨金亮离任,新任胡三明为总经理,崔凤廷为副总经理。贝莱德基金新任郁蓓华为总经理,浦银安盛基金现任总经理张弛为原贝莱德基金总经理。
4月份以来7家基金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,涉及12人;新沃基金总经理李钧离任,天治基金总经理许家涵离任、东证资产管理总经理张锋离任。
最近基金圈高管变更频繁,背后原因复杂。一方面,市场竞争激烈,业绩压力大,许多基金公司希望通过换高管带来新思路,突破瓶颈,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,希望通过高管更替优化团队、提升竞争力。另一方面,股东方可能因战略调整或股东变化更换高管,部分高管也因退休或个人发展离职。
高管变更是一把双刃剑。新高管能带来新理念,优化战略,推动创新,但短期内也可能引发公司内部动荡,影响员工士气和团队协作,进而让投资者对公司稳定性产生怀疑,导致信心受挫,业绩也可能因磨合期而波动。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基金公司的后续变化。
下一篇:汽车分期所需时间分析
有话要说...